在厨房里,烘焙日益成为人们常用的烹饪手段之一,能亲手吃到自己做的蛋糕、面包,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吗?那么烘焙究竟有什么奥秘呢?新手该从何开始,今天小欧给大家介绍一下吧!
一、认识面粉
做面包需要用高筋面粉,这是面包组织细腻的关键之一。高筋面粉指面粉中蛋白质含量特别高者,一般在11.5%以上,平均可以达到13%。
饺子粉不是高筋面粉,它的蛋白质含量大多在10%~11%之间,达不到高筋面粉的标准,仍属于中筋面粉的范畴。但是,它是中筋面粉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粉类,所以,在没有高筋面粉的情况下,可以用它代替,作为权宜之计。
如何判断面粉的筋度呢?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:抓一把面粉,用手捏紧成块状,松开手,如果面粉立刻散开,就证明筋度很高;如果面粉还保持为块状,则证明筋度很低。
二、面团的搅拌
在面包制作过程中,面团的搅拌与面团的发酵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,同时影响着面包制作的成败。
搅拌,就是我们俗称的“揉面”,它的目的是使面筋形成。面筋形成过程以及它在面包制作中所起的作用如下:
面筋是由小麦蛋白质构成的致密、网状、充满弹性的结构。面粉加水以后,通过不断的搅拌,面粉中的蛋白质会渐渐聚集起来,形成面筋。搅拌得越久,面筋形成越多。而面筋可以包裹住酵母发酵所产生的空气,形成无数微小的气孔,经过烤焙以后,蛋白质凝固,形成坚固的组织,支撑起面包的结构。所以,面筋的多少决定了面包的组织是否够细腻。面筋少,则组织粗糙,气孔大;面筋多,则组织细腻,气孔小。这也是做面包要用高筋面粉的原因。只有高含量的蛋白质,才能形成足够多的面筋。
要强调的是:只有小麦蛋白可以形成面筋,这是小麦蛋白的特性。其他任何蛋白质都没有这种性质。所以,只有小麦粉有可能做出松软的面包。其他黑麦粉、燕麦粉、杂粮粉等等,都无法形成面筋,它们必须与小麦粉混合以后才可以做出面包。有些烘焙师会使用100%的黑麦粉制作面包,但这种面包质地会十分密实,因为没有面筋的产生,无法形成细腻的组织。
揉面是个很辛苦的工作。为了产生足够多的面筋,我们必须在揉面上花大量的力气。制作不同的面包,面需要揉的程度不同。如果用机械搅拌,则搅拌过度也是一种常见的情况。面团揉到完成阶段以后,如果仍继续搅拌,面筋会断裂,面团变软变塌,失去弹性,最终会导致成品粗糙。因此,应该尽量避免搅拌过度。
有些配方的面团含水量很大,非常黏手,用手揉是十分困难的。这时候可以借助擀面杖来搅拌,但会非常费力气。因此,即使你喜欢并且坚持用手揉面,买一个和面机帮助你也是必要的。
三、面团的发酵
发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,简单来说就是酵母分解面粉中的淀粉和糖分,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和乙醇,二氧化碳气体被面筋所包裹,形成均匀细小的气孔,使面团膨胀起来。
发酵需要控制得恰到好处。发酵不足,面包体积会偏小,质地也会很粗糙,风味不足;发酵过度,面团会产生酸味,也会变得很黏,不易操作。
下面说说一次发酵、中间发酵与二次发酵。
除非时间非常仓促,我们可以搅拌好面团,整形进行一次发酵后就烤焙,其他时候都需要进行二次发酵。因为一次发酵的产品,无论组织和风味都无法和二次发酵的产品相提并论。
长时间的发酵会增加面包的风味,因此有些配方使用冷藏发酵,通过低温长时间发酵,得到别具口感的面包。但冷藏发酵有一个缺点,就是发酵时间不易控制,容易导致发酵过度或者发酵不足。如今这个问题有了解决的办法,那就是将冷藏发酵与中种法结合,单纯的冷藏发酵方法则不再使用。
第一次发酵,怎么判断是否已经发酵好了呢?普通面包的面团,一般能发酵到2~2.5倍大,用手指沾面粉,在面团上戳一个洞,洞口不会回缩就表示发酵好了;如果洞口周围的面团塌陷,则表示发酵过度。
第一次发酵完成后,我们需要给面团“减减肥”。把“变胖”的面团排气,让它重新“瘦”下来,然后分割成需要的大小,揉成光滑的小圆球状,进行中间发酵。
中间发酵,又叫醒发。走这一步是为了做好接下来的整形,因为如果不经过醒发,面团会难以伸展,给整形带来麻烦。
中间发酵完成后,我们可以把面团整形成需要的形状。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,它直接决定了你做出来的面包是不是够漂亮。每款面包的整形方法都不相同,可以根据方子来操作。要注意的是,整形时候一定注意将面团中的所有气体排出,只要有气体残留在面团中,最后烤出来就会变成大的空洞。
第二次发酵(又叫最后发酵),一般要求在38℃左右的温度下进行。为了保持面团表皮不失水,同时要保持85%以上的湿度。
如何保持这个温度和湿度,这是一度困扰很多人的问题。现今家庭专用的发酵箱大行其道,备受欢迎。如果家中尚没有这个专门工具,也可自己动手创造类似的环境:将面团在烤盘上排好后,放入烤箱,在烤箱底部放一盘开水,关上烤箱门,水蒸气会在烤箱这个密闭的空间营造出需要的温度与湿度。